“另有情报显示,胡亥皇孙在前线放纵私欲,无视百姓安危。”见秦政沉默,赵高不忘进一步添上几句话。
胡亥刚返回,赵高便急忙向秦始皇进言,散播关于胡亥的负面言论,并劝诫秦始皇不可轻信其言辞。秦始皇对此犹豫不决,不知该相信谁。最终,他决定召见胡亥,亲自了解情况。
回到府邸的胡亥匆匆忙忙地用餐,这段时间的辛劳让他格外渴望休息。“砰”,门被轻轻推开,亲信蒙恬出现在眼前。“将军,我来迟了,让您受委屈了。那个赵高竟敢在背后诽谤您,若落在蒙恬手中,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。”胡亥心中虽怒,但此刻蒙恬的到来犹如及时雨。“传膳,”他对门外的仆人喊道,“我要和兄弟蒙恬好好聚聚。”蒙恬本想婉拒,但胡亥的话语透出兄弟情深,他不好再推辞,只好坐下。两人正欲深谈,门再次被推开,一个仆人通报:“陛下召见,将军,陛下请您立即前往朝堂。”
胡亥对公公的通知感到诧异,不明白秦始皇为何在这个时候找他,难道是信了赵高的流言?“公公,能否告知我陛下的意图?我正忙,若无要事,可否下午再去?家有客临,我需尽地主之谊。”然而,公公坚持要求他立刻回应,并提醒此事非他所能决定。
胡亥没想到蒙恬竟会随他一道入宫,此事显然不寻常,赵高可能说了不少不利于他的坏话。因此,他们必须在此之前想好应对策略,以免无谓的冲突。“好吧,既然公公如此,我们即刻动身,免得陛下久等。”于是,胡亥与蒙恬跟随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一同踏入皇宫。朝堂之上,群臣皆跪拜于秦始皇前。
“参见陛下!”胡亥和蒙恬齐声回应。
秦始皇连忙道:“两位爱卿,请起身,我今日召见并非有何不快,只是有事相询,不必过于紧张。”他深知若误信胡亥,将失去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,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。
“陛下但问无妨,臣等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您尽管放心!”胡亥心中已有打算,既然前来,就意味着已准备好应对策略。
秦始皇紧锁眉头,问道:“赵卿,你所言之事,确有其事吗?”他试图澄清疑惑。
“陛下,此事绝非如您所想,赵高信口雌黄,切勿轻信!”扶苏在一旁迅插话,试图为胡亥辩护。
“陛下,万万不可听信他们的流言蜚语。扶苏竟为胡亥说话,这表明他们早已串通一气,或许正密谋篡位。”赵高继续添油加醋,企图动摇秦始皇对胡亥的信任。
胡亥默默听着赵高的指控,不一语,只在心中揣测赵高究竟想玩什么把戏,以便有机会反击。
然而,赵高的话语愈演愈烈,竟指控胡亥图谋胡亥胡亥,这让胡亥深感危险,他知道当今君王最忌讳的就是谋反之说。
“赵高,我奉劝你慎言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”扶苏警告道,他对赵高在朝堂上公开指控谋反感到震惊,认为不能继续忍让,必须有所行动。
“你们心虚至此,否则何以不敢直面?明知西域入侵,却袖手旁观,这难道不是图谋不轨吗?”赵高愈嚣张,自信秦始皇会站在他这边,决心彻底扳倒胡亥等人。
“他明明知情,却不来援手,这还不够明显的证据吗?”其他人也随声附和,加剧了对胡亥的怀疑。
众大臣们开始议论纷纷,他们逐渐对赵高的言论产生信服。在争论的混乱中,胡亥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样令人震惊的东西——西域国玺。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惊愕不已,因为这象征着西域的归属权,意味着胡亥已实际掌控了这片土地。
目睹此物,所有人瞬间沉默,连秦始皇也保持了沉默,内心充满忧虑。他担忧胡亥因愤怒而退出政坛,那样他将面临困境。
"实际上,我未能及时支援你们,是因为我正致力于收复西域,如你们所见,西域已落入我手。因此,西域如今已是我国秦的一部分。但没想到你们竟怀疑我会胡亥胡亥。"胡亥解释道。
"陛下,您也相信我会叛乱吗?"他问。
"爱卿,朕也是无奈之举啊!"秦始皇无言以对,他确实曾相信过,并且被赵高的言论所影响。
面对胡亥的保证,秦始皇长舒一口气,他实在不愿看到忠诚的下属遭受误解。"陛下,我相信您的苦衷。我会继续支持您,无需再担心。"
然而,赵高仍紧咬不放:"门外的西域大军你怎么解释?你不是已经占领西域了吗?有这国玺为证,此事怎能质疑?如果你真有能力,为何不在战场上证明,而非空谈?"
蒙恬再也按捺不住,对赵高的厌恶溢于言表,他痛恨赵高只会背后诽谤,做些阴险之事。他恨不得将赵高痛扁一顿,若非此人,事态不会如此严重,他实在厌恶至极。
"门外那些西域军队不过是流离失所者,不足挂齿,你们不必担忧。"胡亥再次平静地回应。
"难道你未曾意识到这场战事对无辜民众带来了多大的灾难?你只顾自己的想法,从没考虑过这些举措会给百姓带来何等痛苦,这未免太过自私了吧?"
"更何况,这些民众的安危与我们秦国息息相关,你们却未能妥善保护他们。他们是无罪的,但战争让他们流离失所,甚至家园破碎。"胡亥没想到赵高竟会拿百姓当借口。。。
"那些可怜的百姓因战争而家破人亡,骨肉分离,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。"朝堂上,大臣们持续讨论着这样的悲剧。"报,陛下,诸葛亮先生请求晋见。"一名太监忽然通报。
"哦,既然诸葛亮先生来了,快请他进来。"胡亥吩咐道。"遵命,陛下,奴才即刻去请。"太监说完,便退了出去。"宣,诸葛亮先生请进。"诸葛亮从容步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