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对对对,赶紧开始吧,最好给我们展示一下百步穿杨。”
。。。。。。
“诸位乡亲父老,先别着急,容我贺某将话说完。”中年男子抬手,打断了众人的议论:“这硬弓并不是贺某要表演的,而是给诸位准备的。”
此话一出,围观的众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。
自己来这就是看杂耍卖艺的,给我准备硬弓作甚?
“我知道,泱泱华国,最不缺的就是能人。”中年男子继续道:“下面,倘若诸位乡亲父老觉得自己手上有力气,都可以交十个铜元上来进行尝试。”
“只要在一分钟之内,将这张硬弓拉到满弓状态,即所谓的弓弦贴耳两次,十个铜元不仅全部退还,还能得到贺某十块大洋的奖励。”
中年男子的这种方式,不由让曹子建联想到现实世界夜市上摆设的那种单杠双手抓握1oo秒的套路。
就是摆摊的放个单杠在路边,拾元挑战一次,成功了就能得到一百元的奖励。
这看似很简单,但只有经过尝试之后,才知道其中的难度。
属于是绝大多数人都完成不了的项目。
不过,还是会有人觉得自己能行,上去进行尝试。
就比如现在的金不焕,这会已经开始舒展起筋骨,一副跃跃欲试的姿态了。
毕竟十个铜元博十块大洋的诱惑力,实在有些大。
加上金不焕觉得不就拉满两次嘛,以自己的体格肯定能做到。
所以,在他眼中,这十块大洋跟白送没什么区别。
曹子建望着金不焕的架势,失笑道:“不焕,你该不会是要上去尝试一下吧?”
“拉满两次罢了,我应该没什么问题。”金不焕重重的点了点头。
曹子建闻言,却是直接一盆冷水直接给泼了下去:“你可以个屁。”
“曹老板,这。。。。”金不焕苦声道:“没你这么打击手下士气的。”
其实,曹子建还真不是故意打击金不焕。
可能别人不知道‘十二力’的硬弓是什么概念,但是曹子建却是一清二楚。
“力”指的是拉开弓所需的最小拉力,是清代衡量弓力大小的计量单位。
一力约等于九斤,十二力的硬弓,即弓力过一百斤。
拉开如此硬弓,不仅需要极强的臂力,背力和核心力量,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。
起码要懂得如何靠腰腹力量辅助手臂力,如何调整呼吸以保持稳定等。
如现代举重运动员的抓举、挺举重量通常为1oo-2oo公斤,这是全身力的结果。
而“拉硬弓”主要依靠上半身力量,难度更高。
所以,十二力硬弓,即便在现实世界,一般成年人全力尝试,都很难将其拉到满弓状态。
更别提还是在这个物资匮乏,个个都营养不足的民国世界了。
按照曹子建估计,放眼整个华国,能够完成将这张硬弓拉满两次的人,寥寥无几。
这也是为什么,明明中年男子身上没有那么多钱,就敢设下如此奖励的主要原因。
就是笃定在场围观的众人没一个能够完成的。
就在曹子建耐心跟金不焕解释其中难度的时候。
围观的众人中,已经有一名壮汉来到了中年男子的跟前,开口道:“卖艺的,你确定我只要将这弓拉满两次,就可获得十块大洋的报酬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