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村子,一刻也不得闲。
金三郎先是去村长家结清账,又去豆坊问问有没有别的事,还去姚家定了一批罐子,随后回家把青椒倒出来,摊在阴凉处,等着明天清洗。
李翠翠则是开始做一家子的晚饭,卤肉是没有的,但花了四十文从别家买了只六斤重公鸡杀掉,和春笋一起焖煮,主食还是荞麦馒头。
另外笋子剥出来,也得早点制好,不然到了明天,该老了,于是又连夜煮了两锅春笋,趁着月光摊晒在晾架上,才睡下不提。
旬休第三天,苏先生说是要给家里人寄信,早早地回了镇上,当然,走之前,带了些青椒和春笋,就连大公鸡,也是又从村里买了一只。
二赖子回来豆坊,原本那人还担心自己没事做,哪知道金三郎找到村长,要雇人摘青椒,一开始大家伙还不知道青椒是啥,直到金三郎说是绿色很辣的果子,大家伙才反应过来,原来是那玩意儿啊。
处理好青椒事宜,已是午时,卖豆子的也来了,金三郎一看,人真多,正好,做辣椒酱要豆油,一半做豆腐,一半榨油正好。
于是,从金三家建了豆坊起,村里人的生活,是越来越好了,尤其卖罐子的那家,本来都快开不下去了,谁知道金三郎一天就要好一百多个瓦罐,生生把他家的生意,给盘活了。另外就是周木匠,除了前阵的豆腐箱,晾架,现在金三郎又定了不少的木箱子,说是要装罐子,他家也是好起来了。
柏梨村,在金家的影响下,彻底活过来了。
翌日,书院。
张君浩又来了,回去几天,老是想着在金家吃的东西,但又拉不下脸去金家,只能舔着脸,天天打扰苏先生,从苏先生那儿抠点好吃的。
“院长,您这吃的啥?”张君浩进来后,现苏先生正在吃早食,立马凑了过去。
苏先生咔吱咔吱嚼着馒头片,咽下去后道:“咋了,你也想吃?”
嘿嘿两声,张君浩摸着头,为了一口吃的上门,着实没脸,但谁叫院长这儿总出现好吃的呢!
“想!”
“拿钱来。”苏先生端起米饭,夹了一大筷青椒酱拌开,爽!
张君浩捂住自己的钱袋子,要知道他一个月才有十两银子,苏先生这儿的一顿饭下去,可不得要一两银子啊?
小心翼翼从袖袋掏出一两银子,放在桌上,张君浩咽下口水,道:“院长,可以吃了吗?”
“四张馒头片,一碗米饭,青椒酱三筷子,吃吧。”
好贵,但是真的好吃,呜呜呜,早知道就对金三好点了,要不哪用得着花这么多钱啊,张君浩含泪吃完金贵的早食。
“张君浩,老夫这儿的东西好不好吃?”苏先生笑眯眯的看着张君浩把东西吃完,问道。
确实好吃,张君浩点点头道:“好吃。”
“把你娘叫过来。”苏先生摸着胡子,卢氏这人,最喜金银俗物,知道灵溪镇有宝山还没被掘,肯定会亲自来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