坦克驶过之处,尘土飞扬,遮天蔽日,仿佛一片末日景象。幸运的是,观礼台的位置恰到好处,位于上风处,避免了被尘土“亲吻”的尴尬。然而,即便尘土偶尔掠过,记者们也已无暇顾及,他们的心灵被眼前这一幕深深震撼——远东之地,竟能目睹如此壮观的坦克集群,无数胶卷在此刻定格,记录下了这历史性的瞬间。
“天哪,这至少有近百辆坦克,几乎相当于我们美军半个装甲师的数量了!”兰迪一边忙着拍照,一边忍不住出惊叹。他从未想过,一个军团竟能拥有如此庞大的坦克编队。难怪川军团敢于大张旗鼓地北伐,这庞大的坦克集群,正是他们实力的最佳证明。
川军团方面并未安排人员讲解,但黎秀石却在笔记本上迅记录下所见所感,他自豪地向马丹娜介绍道:“这是最新式的五九坦克,性能卓越,当属当世一流,无人能敌。”马丹娜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异彩,仿佛看到了川军团北伐之路上的无限可能。在那片沐浴着晨光的广袤大地上,谢尔曼与潘兴坦克的身影虽显赫赫,但在马丹娜的眼中,却似乎被一股更为雄浑的气势所越。“瞧瞧这些钢铁巨兽,”她轻轻眨动着眼帘,仿佛在数着星辰,轻易便厘清了那六十辆坦克的阵列。而她的父亲,那位统御着第四装甲师的将领,麾下有着整整一百六十八辆中坚坦克,外加七十七辆灵动如风的轻型坦克,总数高达二百四十五,这仅仅是眼前展示的四分之一,一场二对一的较量,似乎胜负已分。
随着坦克群的轰鸣渐行渐远,它们优雅地绕场一周,最终定格在那片辽阔无垠的空地上,宛如历史的见证者。紧接着,一股更为壮观的景象席卷而来——一条由步战车编织而成的钢铁长龙,其规模之庞大,连天空都似乎为之暗淡。记者们的快门声如同战场上密集的鼓点,激昂而热烈。
马丹娜轻抬胸前那精致的望远镜,目光如炬,聚焦在那些步战车上。“哇,这炮口粗犷得惊人,难道又是新型坦克?”她好奇地问道。
黎秀石,一位脸上洋溢着自豪之色的指挥官,微笑着摇了摇头:“不,那是我们的装甲运兵车,一次能搭载七名英勇的步兵。虽然它们被称为装甲车,但机动性堪比坦克,火力也仅稍逊一筹,唯一的遗憾是装甲稍显薄弱。然而,即便如此,它们的性能也远日军的坦克。记得在曼德勒会战,仅凭数十辆这样的步战车,便如神兵天降,横渡大江,直捣日军师团的心脏,为胜利奠定了基石。而今,这规模更胜一筹的钢铁洪流,日军又能以何抵挡?”
黎秀石的心中充满了对川军团拥有这些尖端武器的骄傲。他深知,在那些中央军的队伍中,不乏英勇无畏的士兵,但在日军无情的炮火下,往往只能化作历史的尘埃。装备上的劣势,让胜利变得遥不可及,连反击都显得奢侈。而今,川军团能凭借这些先进的武器,让日军闻风丧胆,这份荣耀,比任何胜利都来得更加甜美。
马丹娜听得入了迷,心中不禁浮现出美军那款m3半履带装甲运兵车的身影。那款被誉为装甲车中翘楚的杰作,正被大量生产,援助给英法,同时也装备于美军之中。但与眼前这些川军团的装甲车相比,它们又有着怎样的异同呢?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的渴望。在那片尘土飞扬的演练场上,一款别开生面的半履带运兵车赫然映入眼帘,它的前轮仿佛披上了多层铠甲般的加厚外胎,坚不可摧,而紧随其后的是两条如同雄壮拖拉机般的履带,沉稳地踏过每一寸土地。这款战车的设计匠心独运,动机轰鸣在前,驾驶室稳坐中枢,载员室则安卧其后,仿佛一座移动的堡垒,满载时,那车斗内能容下整整十三名英勇的士兵,共同奔赴战场。
更令人瞩目的是,它不仅能拖拽那些巍峨的大型火炮,宛如巨象驮负山岳,还能装备起反坦克、防空的重型武器,威风凛凛,与旁侧的川军团装甲车相比,简直是天壤之别,让人不禁惊呼:“这哪里是运兵车,分明是一头钢铁巨兽,坦克般的存在!”马丹娜的惊叹声未落,视线便又捕捉到了一幕震撼人心的景象。
一列浩荡的装甲皮卡车队伍,如同钢铁洪流般滚滚而来,它们的车斗经过精心改装,六三式火箭炮与一百毫米自行迫击炮赫然其上,炮口半斜,直指苍穹,无需任何言语,那凛冽的杀气已足以让所有人心生敬畏。这些自行火炮,宛如搭载着火舌的疾风,英美军队中或许常见,但在日军的视野里却是空白,就连华夏军队的历史长卷中也鲜有记载,它们的出现,无疑是战场上的一抹奇景。
这一幕,自然吸引了众多记者的目光,他们纷纷举起相机,定格下这难得的瞬间。尤其是那名声在外,却始终未曾留下影像资料的六三式火箭炮,其密布的十二根炮管如同群龙吐息,让记者们如痴如醉,疯狂地按下快门,生怕错过一丝细节。
黎秀石,这位对军事有着独到见解的旁观者,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,高声呼喊:“看哪,那就是火箭炮,川军团的镇团之宝,因其毁天灭地的威力而被日军称为‘鬼炮’,立下赫赫战功,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!”
这款武器的名声早已远播四海,各国军方无不垂涎欲滴,绞尽脑汁想要获取其制造的秘密,然而川军团却将其守护得密不透风,至今仅慷慨地赠送了几门给第二百师,其余的,仍是谜团重重,未曾外流。
随着一款款新式武器的轮番亮相,记者们仿佛置身于一场军事盛宴,不虚此行。他们知道,这些珍贵的照片和报道一旦回,足以支撑起数篇分量十足的稿件,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撼。
马丹娜心中暗自盘算,眼中闪烁着光芒,对身旁的搭档兰迪低语:“六十辆中型坦克,八十四辆堪比轻型坦克的装甲车,二十七门火箭炮,十八门自行迫击炮……这加起来,几乎能组成一个半装甲师的规模,战斗力恐怕还要更胜一筹。若按一个完整的装甲师来算,这股力量,足以让任何对手都感到胆寒。”在那片被历史尘埃轻抚的天空下,我坚信那位川军团的团长,非但不是个疯狂的赌徒,而是位胸有成竹的智者。你且细细观察,那股如洪流般滚滚而来的五十五师团,注定要在他们的铁蹄下颤抖,败北只是时间的问题。”
兰迪,这位镜头下的记录者,暂停了捕捉瞬间的动作,目光追随着眼前那支气势恢宏、绵延不绝的车队,嘴角勾勒出一抹赞同的微笑,轻轻颔。“你说得在理,可这份力量,这些琳琅满目的坦克、装甲车、还有那轰鸣作响的大炮,他们究竟是如何聚沙成塔的?”兰迪的疑惑,如同迷雾中的灯塔,渴望寻得答案的光芒。
回溯至二战风云初起的时代,美利坚的常规军力尚显稚嫩,不足三十万的兵马,其中陆军更是羸弱,仅由四个步兵师、一个装甲师以及一支预备师构成,总数勉强触及十万大关。而他们的坦克,不过区区三百余辆,纸面上的实力,在列强之中甚至不及波兰的辉煌。
然而,当战争的号角真正吹响,美利坚的工业巨轮开始全运转,短短大半年间,竟奇迹般地孕育出了一万多辆钢铁巨兽,不仅满足了盟军的迫切需求,更自组五大装甲师,装备起上千辆坦克,背后的驱动力,是那颗蓝星上无可匹敌的工业之心,度之快,举世无双。
但此刻,川军团犹如异军突起,他们的坦克、装甲车从何而来?这成了所有人心头萦绕不去的谜团。一旁的英国记者,似乎读懂了兰迪的困惑,插话道:“每个心怀好奇的人,都渴望揭开这层面纱,但至今,无人能触及那隐藏的真相。”
兰迪耸了耸肩,嘴角挂着一抹无奈的笑,显然,这个秘密,他们还需耐心等待时间的揭晓。
“快看!又有大家伙来了!”马丹娜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,手中的望远镜仿佛是她探索未知的钥匙,紧紧锁定着那六辆缓缓驶来的射车。
那四十管射架,宛如蜂巢般密集而有序,每一根炮管都像是通往未来的通道,吸引着所有人的眼球,连呼吸都变得沉重。六三式火箭炮的先例在前,人们自然而然地将这两者并论,心中暗自揣测:“这,也是火箭炮的一种吗?”
黎秀石,这位知识渊博的解说者,此刻满脸自豪,仿佛是在向全世界宣告:“这是远程火箭炮,口径之大,射程之远,其威力,足以媲美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重炮,是真正的战争之神!”
记者们面面相觑,彼此的眼中闪烁着惊疑交加的光芒,仿佛亲眼见证了奇迹的诞生。那几十根炮管,如同蓄势待的巨龙,每一次齐射,都将倾泻出数十枚毁灭性的火箭弹,将整个战场化为火海,这,就是川军团的力量,一个连时间都无法轻易揭开的秘密。在那片被硝烟染灰的天空下,一切似乎都面临着被彻底吞噬的命运——无论是坚固的碉堡,还是葱郁的山林,难道都要在这震撼天地的力量下化为虚无,炸得连渣滓都不剩?!……
这威力,究竟是传说中的夸大其词,还是真有那么一股子能撼动山河的霸道?每个人的心头都悬着这么一个问号,既好奇又忐忑。
而当川军团向外界抛出那枚橄榄枝,邀请记者们随军前行,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心中的迷雾。那不仅仅是一个邀请,更像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神秘之门,背后隐藏着足以颠覆认知的真相。记者们的心中不约而同地燃起了一把火,那是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,一种想要亲眼目睹、亲手记录这惊人威力的渴望。
他们暗暗誓,无论前路多么艰险,无论要穿越多少战火纷飞的地带,都要抓住这次机会,成为历史见证者的一员。因为,他们知道,一旦错过,就可能与这震古烁今的壮观景象擦肩而过,留下终身的遗憾。于是,在那一刻,无数颗心被同一种信念紧紧相连,共同向着那个充满未知与奇迹的战场,迈出了坚定的步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