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魏知州,《大明律》对此可有明文规定?”朱标问道,对方却跟没听到似的。
这时的魏鉴早已魂飞天外。秦王、晋王对此事的态度,他看得一清二楚,心中拔凉拔凉的。本以为庞小四这样的至孝之举,会受到朝廷旌奖,他自己作为父母官也能得些好处,如今却很可能因此招来祸端,他脑子里一时间乱极了,乃至朱标的问话都没在意。
“魏知州?”
“啊?”魏鉴反应过来,赶紧道歉,“殿下恕罪。”
“没关系。”朱标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。
“禀殿下,《大明律》规定,祖父母、父母故意杀死子孙的,杖一百。”魏鉴稍微思索后回答。现如今,太子对于此事的态度,魏鉴心里也有数了,这回他真的是要倒霉了。
“如此恶行,竟只是杖一百!太便宜他了!”朱樉怒道。
“哎?”朱标一摆手,“二弟稍安勿躁。既然魏知州已经具表上奏,父皇自有公断。父皇什么脾气,你们也不是不知道。”
朱樉和朱棡闻言,不由得咽了口唾沫。
“魏大人,此事如何判定,还要等陛下的旨意。不过,孤说说自己的看法。”
“臣洗耳恭听。”
“方才晋王殿下说了,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孤也说一句,身体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如果这种取人性命的行为,都可以视为孝行的话,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。所谓百善孝为先,杀人是善行吗?”
“当然不是。”魏鉴回答。
“连善行都算不上,何谈孝行。退一步说,若如秦王殿下所言,他自杀献祭,纵然不被治罪,那也是不孝之举。朝廷教化,是劝人向善,如若嘉奖、鼓励庞小四这样的行为,岂不是人人都要杀妻灭子啦!”
“是臣愚钝!”
“好了,孤言尽于此。实话说与你听,孤会上折言明态度。请魏知州将庞小四妥善安置。”
“谢殿下教诲。”
“那咱们走吧。”说完站起身来朝堂外走去。朱樉、朱棡随后,朱棣和买的里八剌也从屏风后面出来跟了上去。
“这样是不是太便宜庞小四了?大哥你有监国之权,何不当场判了?”朱棣追上去问道。
“不可。此事传遍了滁州城,闹得沸沸扬扬,魏鉴已经上报朝廷,大哥若是自行决断,置父皇于何地?”朱棡抢先回道。
“老四啊,跟你三哥多学学。平时让你看书,你难受得像上刑一样。这么简单的事儿,都看不明白。”朱标边走边说。
送走太子之后,魏鉴赶紧回到书房,叫师爷来想办法如何弥补。追回奏折已然是不可能了,估计这会儿已经过了长江。
“老爷,为今之计只有再上折子请罪了。即便您不说,太子殿下也会说,到时候您就被动了。”
“好吧。老爷我这回算是栽了。”魏鉴叹了口气。
从州府出来,朱标兄弟几人没了继续逛街的心情,便回转太仆寺。各自回房后,朱标写了一份密折,简要介绍了庞小四一案的来龙去脉,着重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以及处理建议。吩咐李大力安排锦衣卫递京师。
转天,一切准备妥当,朱标一行前往滁阳王庙祭祀,滁州下辖大小官员尽皆前往,场面蔚为壮观。典礼结束,太仆寺卿唐原亨、知州魏鉴做东宴请,为朱标等人送行。
清晨,天光初现,朱标的车驾便从北门离开了滁州,直奔临濠而去。就在这个时候,魏鉴的奏折摆到了乾清宫的御案之上。
勤快人朱元璋早早就起来了,到御书房拿起魏鉴的奏折浏览一遍,破口大骂——庞小四禽兽不如,如此行径,枉为人父、枉为人夫、枉为人子,纵千刀万剐,难赎其罪。知州魏鉴,是非不分,希图嘉奖,整个一糊涂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