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后,刘虞的部下田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返回了幽州。当他踏入这片熟悉的土地时,心中满怀着对故主的思念和敬意。他径直来到刘虞的坟墓前,恭恭敬敬地拜谒祭扫。
在那寂静的墓旁,田畴献上了最诚挚的哀悼之情,泪水如决堤之水般涌出,浸湿了脚下的土地。
而后,他郑重其事地出了一份饱含深情的章表,仿佛要向已逝的主公倾诉所有未尽之言。做完这一切后,田畴才带着满心的悲痛缓缓离去。
然而,田畴的举动很快就传到了公孙瓒的耳中。公孙瓒听闻此事后,顿时怒不可遏。他觉得田畴此举分明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,竟敢只去祭拜刘虞而不给自己送来报告章表!于是,公孙瓒立刻悬赏重金,下令全力追捕田畴。
不久之后,田畴便被捉拿归案。面对盛怒之下的公孙瓒,田畴毫无惧色,义正言辞地回答道:“如今汉室王朝已然衰微,天下之人皆心怀二意,唯独刘公始终坚守忠信之节,从未有过丝毫动摇。我那份报告表章之中所言之事,对于将军您并无半句美言,想必也并非您所愿闻,故而未曾呈上。更何况,将军您现今正忙于成就一番大业以满足个人私欲。您先是杀害了无罪的主君刘虞,而今又与忠贞守义之士结下仇怨。倘若真如此行事下去,那么燕、赵之地的贤士们必将纷纷投身于东海,宁愿一死了之,也绝不会再有一人愿意忍辱负重追随于将军您啊!”
公孙瓒因为田畴理直气壮地回答,没有杀他,但他还是把他关在军下,禁止他与故人来往。有人对公孙瓒说:“田畴是个义士,您不能礼待他,还把他关了起来,恐怕会失去众心。”公孙瓒才放走了田畴。
事实上,田畴对于公孙瓒的评判可谓是一针见血且恰如其分。要知道,刘虞尽管在军事方面并无太多建树,难以凭借强大的武力来守护幽州这一方土地,但他却精于运用怀柔策略,成功地稳住了周边的外族势力。不仅如此,他对待治下的百姓更是施行了仁德之政,深得民心。
然而,公孙瓒却与刘虞截然不同。其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出于自身的私欲膨胀。他既不愿意招揽天下贤能之士,也不肯善待黎民百姓。更为甚者,他对于汉室朝廷毫无半点忠诚之心。正是由于以上这些缘故,使得他难以长久立足于这片土地之上。
此后,幽州地区依旧未能恢复往日的平静。刘虞昔日的部下们——渔阳的鲜于辅、齐周以及骑都尉鲜于银等人,目睹公孙瓒这般不得人心的行径后,心中愤懑不已。
于是乎,众人共同推举阎柔担任乌丸司马一职,并开始积极招募鲜卑人和乌丸人入伍。他们磨刀霍霍,意图起兵为含冤而去的主公刘虞复仇雪恨。
与此同时,刘虞之子刘和也得到了袁绍强有力的支持。袁绍不仅慷慨解囊,提供了大量的粮草物资作为援助,甚至还派出了精锐的兵马前来助阵。
原本啊,这些个纷繁复杂的事件按常理来说压根儿影响不到赵云,跟他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。然而呢,世事难料,其中偏巧就有那么一件事儿,竟和赵云扯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,并由此彻底改写了赵云与公孙瓒之间的关系走向。
先说那乌桓一族吧,如今已然明显地倾向于赵云这边了,这可是板上钉钉、毋庸置疑的事实。正因如此,当阎柔试图拉拢乌桓人的时候,他们根本就没搭理。
毕竟他们心里头清楚得很,赵云和公孙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。再者说了,眼下整个幽武地区谁最强?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呀!所以乌桓人想都没想便一口回绝了阎柔,压根就没掺和进这场反对公孙瓒的战事当中去。
这么一看呐,赵云倒是在不经意间从旁协助了公孙瓒一把。但公孙瓒可不这么想哟!要知道,公孙瓒和乌桓之间的关系那叫一个糟糕,向来就是针尖对麦芒,水火不容的死对头。
可这会儿赵云倒好,竟然带着乌桓人跑去攻打高句丽了,这不就等同于跟自己仇家交上朋友了嘛!
不过话说回来,像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其实再正常不过啦。身处乱世,各路诸侯并立,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阵营划分呀!
更别提什么“朋友的朋友一定是朋友”或者“敌人的朋友肯定是敌人”这类简单粗暴的论断喽。
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盘根错节的关系网,而且还会随着局势的展随时随地生变化哩!
然而,公孙瓒对于此事却是紧抓着不放,甚至还专门修书一封给赵云,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切莫与乌桓结盟。
面对公孙瓒如此执着的举动,其麾下所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忍不住站出来劝解道:“主公啊,您有所不知,这平壤侯能够名震天下,靠的就是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咱们大汉开拓疆土啊!如今他选择联合乌桓和夫余,一同在高句丽掀起风云变幻,说到底也是为了能进一步扩大我们大汉的疆域,重新展现昔日大汉的雄威。至于他与这些外族之间的关系,不过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罢了。主公您又何必特意写信去劝告呢?如此还会与平壤侯生出嫌隙,得不偿失啊!主公!”
公孙瓒听完这番话之后,非但没有被说服,反而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轻笑,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回应道:“子龙的妻子可是我的族妹,其嫡子乃是我是外甥,我们有亲情在此,于情于理,他都理应跟我站在同一阵线之上。即便这普天之下所有人都与我公孙瓒成为敌人,他也绝不能够与我背道而驰。倘若他执意不肯与那些乌桓人断绝往来,那么从今往后,他与我之间的情谊也就算是彻底走到尽头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