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知这镇子里一片欣欣向荣,除了逮住几拨各方势力的情报人员和缺粮外,没什么其他异常,杨远山自然十分满意。
当即问起了正事:
“老周,我前面报回来,让你们整顿后备兵员的,现在准备了多少人?”
“大概15oo人。”
周宪培连忙回答。
“有这么多?
老周,干得漂亮啊!
怎么弄来的?”
杨远山惊喜不已。
此番他们前出黄坪镇战斗,也不过花了1o天左右的时间。
周宪培居然能给他弄出这么多人,属实相当优秀了。
有了这15oo人,加上邢志国给的58o人,还有魏大勇将会带回来的六七百人,那特务团差不多能恢复到近万人的规模。
要收拾小鬼子第26师团这么一个乙级师团,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!
听得夸赞,周宪培面上也浮现出几分欣喜。
连忙介绍道:
“这15oo人里,进步青年3oo多,辎重营抽调的老兵2oo多,在这栖霞镇里和附近村子招募的新兵2oo多,剩下的8oo人,都是野战医院那边已经完全康复或者伤势不影响行动、勉强可以归队的伤兵。”
“好啊!老周,立刻把这些人,分配到各营去。
这次我们的炮兵损失还好,但几个主力步兵营损失巨大,急需补充!”
“好。”
周宪培连忙点头,转身就准备走。
杨远山连忙叫住他,提醒一句:
“对了老周,那批进步青年,都是宝贝。
尽量安排进炮兵营、坦克连、高射炮营等需要技术人员的部队去。
将来,他们可能会成长为咱们部队的核心骨干。
可别浪费了。”
不管喜不喜欢,杨远山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,那就是:读过书的年轻人,哪怕是在军队这样需要勇气和武力的地方,也会有不错的展。
毕竟体能可以短期内就练上来,但冷静的头脑、卓越的学习能力和广阔的见识,是根本没办法短期培养的。
“嗯,团长你放心好了,这些日子,我除了让这些青年进行基本的新兵训练外,也都根据各自兴趣和我们的需要,已经在往那些方面培养了。
绝对不会糟蹋他们的能力。
你是不知道,这些人全都是大学生。
很多人还能写小鬼子字、能说小鬼子话呢。
我准备每个营都至少安排一个人,作为作战参谋并兼任翻译,方便缴获了小鬼子情报和文件时,及时翻译。”
周宪培兴奋不已地介绍。
“那可太好了。”
杨远山感觉,自己这回算是狠狠地补充了一大拨高素质人才,一旦他们成长起来,能极大地提高特务团的战斗力,也是十分开心。
恨不能一跃三丈高。
……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