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将如此,建州军更加无心恋战,尽皆伏下身策马狂奔,万不得已时方才张弓搭箭进行反击。
散乱而密集的枪声持续半刻钟,一队队人影从草丛中钻出。
百米道路上,建州大兵死伤遍地,无主战马哀声嘶鸣。
望着前方大股逃敌,曹爽骂骂咧咧。
“特酿的,这帮玩意跑的还真快!”
穆克西点点头,“可惜了,又让这厮跑了。”
曹爽浑不在意,“清点战利品,返回伯力。”
当赛音入城谈判时,朱常瀛便确定鞑靼人没了继续战斗的欲望。
谈判中,赛音竟然没有一句提及建州人。
这就不得不令朱老七猜测,建州同科尔沁或许产生了矛盾。
毕竟,那日伯力攻城战建州人损失惨重,而鞑靼人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从历史来看,科尔沁同建州的关系并不好,甚至长期处于敌对关系。
早年,建州做大明的看家狗,没少配合辽东边军收拾鞑靼人。
而鞑靼人也不希望看到女直各部中有过于强大的存在。比如数年前的九部联合讨伐建州,嫩科尔沁就有参与。
现如今因为外部压力,两方暂时联盟,但信任也有限。
有鉴于此,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在朱老七脑子里成型。
与鞑靼人的谈判未必有成果,但却一定要离间鞑靼同建州之间的关系。
这次伏击,便是朱老七精心安排的杰作。
穆克西一伙人就是表演者,他们穿戴鞑靼服饰,使用鞑靼弓箭,与伯力军共同埋伏冷格里。
所以冷格里不能死也不会死,他要活着回去。
至于努尔哈赤是否中计,这谁也说不准,但值得一试。
如果能够阻止满蒙媾和,毫无疑问将是北疆谋局的一大成功。
伯力东门三里外,又见鞑靼骑兵。
人数不多,大约三百人。
对面两百米外,同样一支骑兵,盔甲银亮,战袍赤红。
朱常瀛催动战马,缓缓前出,老胡尔巴紧紧跟随。
奥巴见状,也催动战马走出本阵。
马头相距三米,两人心有默契的停下,互相打量。
与鞑靼人谈判,终于向前迈进了一小步。
交换战俘。
本着自愿原则,总计有4o7名战俘同意交换,回归嫩科尔沁。
关于战俘,有投诚、投降、被俘三种。
投诚,相当于叛变,为我方效力。
投降,认输但却不给你干活。
被俘,战斗中被抓获的,而且拒不配合。
这里的自愿原则,自然指的是那些先前投诚的鞑靼人。